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7 名著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9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7 名著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7 中考复****之名著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
一、鲁迅《朝花夕拾》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书信集《两地书》,杂文集有《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等。
二、作品介绍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书中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这十篇散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这本集子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这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þ鼠:弱小者的象征
þ猫:资产阶级文人,暴虐者
þ感悟: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
2.《阿长与〈山海经〉》
þ回忆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
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并写渐渐对长妈妈产生敬意。
(作者厌烦长妈妈。
一是厌烦长妈妈啰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二是厌烦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
三是厌烦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四是厌烦阿长繁琐的细节,厌烦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等。
  后来写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第三部分:写哀悼长妈妈,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þ情节概述:
称呼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麻烦的礼节→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买来《山海经》→深切怀念
þ性格评点: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
þ作者情感:①由“厌烦”到“敬重”;②对像长妈妈一样的下层民众的同情。
þ写法赏析:欲扬先抑
þ感悟:
①阿长虽有点粗俗,但对鲁迅的热心,内心的善良深深感动着读者,人世没有贵贱,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真诚地对待他人。
②阿长是社会上的弱者,但却是有着善心的伟人,我们应多关心像阿长那样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