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0 文言文阅读(学历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1页10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0 文言文阅读(学历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0 中考复****之文言文阅读(学历案)
【学****主题】
了解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文言文阅读的常考知识点(文言实词翻译、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断句、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等),以及与其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准确高效地完成****题。
【课标要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要求为: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题型概述】
文言文阅读一般涉及到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分值在13-14分左右。一般在“阅读理解”这个模块考查,一般情况下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个别地区只考课内文言文或者只考课外文言文。
常见的题干示例:
(1)请翻译下面的实词。
(2)下面的词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3)请跟下面的句子断句,划n处。
(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5)请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恰当(不恰当)的一项。
(6)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
【学****目标】
①通过复****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②通过复****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③通过复****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文言断句”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④通过复****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句子翻译”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⑤通过复****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评价任务】
①复****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解释实词的意思;(检测目标①)
②复****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检测目标②)
③复****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划分句子节奏;(检测目标③)
④复****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翻译句子;(检测目标④)
⑤复****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答题;(检测⑤)
【学法建议】
①本知识点为中考中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分值在13-14分左右,考试形式一般是采取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模式。课外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一般同课内的这篇文言文有关联,原则上文言文虽是没有学过的,但所考察的知识点一般还是在课内(即课内出现过的字词和用法)。从考察知识点来看,主要考察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翻译、句子翻译、断句、文章内容的理解等。考察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大。课内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为整个初中阶段涉及到的,课外文言文不定,复****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平时的学****中应做好笔记,标注出重点,这样才能在考前高效地去复****通过自主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①课本、复****资料(教辅、学案、知识清单)等;
②平时错误较多的关于此知识点的题目汇总。
二、课中学****学****任务一:文言实词翻译(检测目标①)
(一)复****教材(教辅、学案)和知识清单中的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出自己平时失分较多的实词,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探讨答题技巧。
错误较多的“文言实词”汇总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通过具体的例题,检测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2020·山东枣庄·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