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8 语言文字运用之文学文化常识考点密卷(2)-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教师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8 语言文字运用之文学文化常识考点密卷(2)-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2022中考黄金考点密卷
文学文化常识02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1.(2分)关于谦称和敬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
B.“惠”字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优惠”。
C.“垂”字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询”、“垂念”。
D.“奉”字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送”、“奉托”。
【答案】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优惠” 优待;给予好处 不属于敬称和谦称的范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答案】A
【解析】【分析】A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
B“令妹”是称别人的妹妹。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指上元节即元宵节。
D“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赠、惠顾、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2分)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不当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B.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C.家母常常告诫我们,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D.这种壁纸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答案】D
【解析】【分析】D.“寒舍”是一个谦辞,只能用来形容自己的家,用在语境里不合适。选项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人物间的称谓,注意 敬辞或谦辞的掌握和区别,注意平时对文中敬辞或谦辞的积累和掌握。
4.(2分)下面句子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中表示“你”的称谓有很多,有些称谓中透着敬意,如“足下”“陛下”,而“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中的“汝”“尔”则透出对人的轻视,显出说话者的自大心理。
B.《资治通鉴》是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历史,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对统治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C.“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一句话中运用了排比和拟人修辞。
D.“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在散文创作上主张学****先秦散文,重视文章内容,反对过分追求形式。欧阳修的《卖油翁》,就是秉承这一主张而创作的优秀作品。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点评】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5.(2分)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