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三框
(一)学考达标练
1*******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这里的“人民群众”( )
①是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是指一切推动科学发展的人们
④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①缩小了人民群众的范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并非是指一切推动科学发展的人们,②正确,③错误。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④正确。故选C。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开展了两轮土地承包。第一轮从1978年开始,承包期15年,最早的1993年到期;第二轮从1993到1998年开始,承包期30年,也就是说,从2023年开始,承包陆续到期。现在中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 )
①能进一步巩固农村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③体现群众观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④可以更好地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能进一步巩固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②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③错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故选D。
3.历史唯心主义是同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历史观。它的缺陷在于( )
①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④否认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②③说法正确,①④排除。故选C。
4.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挑战。在我国近年来的多次重大灾害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创造了一个个自救和救援的奇迹。这体现了( )
A.人民群众的认识就是真理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答案】B
【解析】A说法明显错误;C说法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说法错误,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贡献既有物质贡献也有精神贡献;题干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地位,B当选。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因为( )
①党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