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课后作业第二课 Word版含解析(2份打包).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阶段提升(二)
(一)学考达标练
1.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亲身获得
C.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
【答案】D 
【解析】D符合题意, 题干的意思是人通过当家和养儿的实践活动获得柴米贵、知晓父母恩,说明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B错误,正确认识也可以通过学****获得;A、C与题意无关。故选D。
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说文解字》解释是“从羽从白,数飞也”,会意字,意为小鸟反复地练****说”同“悦”,发自内心的喜悦。“学到了知识,及时地学以致用,不也很快乐吗?”这句经典告诉我们(  )
①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
③学以致用,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
④学以致用,发挥实践对认识的指导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学以致用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来源。②③符合题意,学到了知识,及时地学以致用,不也很快乐吗?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④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故选C。
3.2019年6月新闻报道:袁隆平海水稻研究团队在克塔拉玛干沙漠边缘向沙漠要耕地,创造了把荒地变良田的“绿色奇迹”。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将盐地变良田,是超越水稻生长规律制约的结果
②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以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反复性、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超越;②③符合题意,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说明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生活资料,不断深化对海水稻的认识,以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④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科学实验没有反复性。故选C。
4.针对近年来***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2019年6月提出应对“***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这表明(  )
①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真理以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为起点
④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 符合题意, 针对近年来***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取得新突破,提出应对“***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说明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错误,真理以实践为起点。故选B。
5.5G网络是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标准,比4G网络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更低的延时等优点,它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表明(  )
①从根本上讲,个人消费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
②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从根本上讲,个人消费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②④符合题意,5G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表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故选C。
6.201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讲话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是基于(  )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②民族与国家的兴起是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然结果
③是否有利于人民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判标准
④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没有任何力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