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四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主观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18 KB

手机浏览
1/8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四第八课《学****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主观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5月以来,《据典话廉》系列微视频热播,引发热烈的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据典话廉》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采用更具时代特色的微视频形式进行创意表现,在片头融入日晷、活字印刷术等文化符号,以“大家解读,名家朗诵,南北融合,中西合璧”的展现方式,邀请中外大家解读典故知名朗读者“献声”,呈现契合内容的影视片段、特效画面和沉稳优美的古典音乐,用新时代的文艺精神烛照现实生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关于治国理政、修身用权的思考,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使节目在短短几分钟内达到了传达深意、直抵人心的教育效果
有人认为:《据典话廉》取得良好社会宣传效果的原因在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B站2020跨年晚会中的戏曲节目《惊•鸿》,将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带有流行元素的舞蹈表演,和传统戏曲演员的表演程式进行了糅合,通过《游园惊梦》《断桥》《天女散花》《钟馗嫁妹》等经典戏剧曲目,串联起古往今来戏曲中的悲欢故事,展现了昆曲、秦腔、川剧、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的不同之美,也让大众意识到了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
有人说,传统文化只有实现多元融合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生命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结合“学****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当前,一些乡村仍存在留不住乡情、记不住乡愁,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