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择题训练
1.《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寝床弄璋,寝地弄瓦”这种“重男轻女”意识本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完全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 )
①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中国制度文明优势
④袁隆平院士团队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 1 500 公斤目标,突破记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学****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内容时,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是( )
①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
②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③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④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燧石取火的实践中,人们悟出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一道理,从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多了几分执着,多了几分坚守。由此可见( )
①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中包含着纯粹“自然”的东西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咬文嚼字》杂志评出2020年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文学。“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等入选2020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文化( )
A.彰显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
B.决定时代走向,创造时代未来
C.汇集时代智慧,体现时代潮流
D.源于时代实践,反映时代变迁
6.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2020年,云南制定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各色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民间小吃传承大家、传统老街和传统老式作坊,给游客带来了寻觅本真和乡愁的别样体验。同时,“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等非遗传播展示活动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这充分体现了( )
①文化作为-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们对古街古风等乡土文化有着自然的默契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更加散发出生机与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中国的酒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 )
A.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全面继承
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下列最能符合上诉主张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固守民族文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