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专题精讲精练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说明文阅读
第1讲 说明文三要素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技法突破〗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所谓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换句话说就是文章说明的话题。说明对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类别、方位、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方法一、分析文体法。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弄清它属于哪一类的说明文,就可以基本判定文章的写作对象。说明文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如《我们的学校》这样的说明对象就很容易找出来了。就在题目里。
另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如《死海不死》。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不是直接写出,而是要概括归纳。《死海不死》东风说明对象不是死海不死而是死海不死的原因。
方法二、分析标题法。常常有说明对象就在标题中体现出来的,文题往往直接交代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当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方法三、检索信息法。检索信息就是在阅读分析过程中,分析和筛选整理出符合相关要求的信息材料。认真阅读课文(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须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绿色蝈蝈》一文的说明对象是,而绿色蝈蝈不能以偏概全,只将绿色蝈蝈的生活****性这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
(二)如何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性的说明文首先要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倒底在说明什么。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如何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具有哪些特征(特点)呢?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寻找:
1.抓住标题中的修饰语;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即对象前的修饰语)。
2.抓住文段中段落和层次(一般每一个自然段都是某一方面特征,我们提炼各段中心句即可。这是由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决定的。在阅读说明文时,我们可以不必像阅读记叙文那样先整体感知,说明文和议论文可以先明确每一段写的是什么,进而由局部了解全篇);
3.从中心句中整理。
4.从一些过渡句中整理;注意一些连接词:不但……而且……语句;“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
在一篇说明文中,事物的特征有时集中在一两句话中(“关键句”或“中心句”),这些句子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也可能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
【针对训练】
(2021·四川南充卷)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①“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④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⑤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