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寒假作业 主观题专项练习: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8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寒假作业 主观题专项练习: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总7页
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寒假作业主观题专项练****3.1走进经济全球化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一定程度反映出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金砖国家应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要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要推动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坚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各领域协同发展。要谋求开放创新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机遇,深入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不断打造合作成果,助力五国经济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主席的倡议对经济全球化的价值。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举办的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此次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我国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与世界各国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的。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
材料一 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大量线下杰出活动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从汽车到智能手机,从购物到旅游,从航空服务、金融服务到技术服务……全球无数商品(服务)的国际生产(提供)与贸易被迫放慢甚至暂停,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一些人借机鼓噪“转移产业链”“回迁产业链”,试图人为切断全球产业链。但疫情并没有拉远我们的距离,而是让彼此走得更近,5G、大数据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线经济”“非接触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新业态正重塑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试卷第1页,总7页
材料二 国内企业积极行动,化“危”为“机”。例如,在线广播喜马拉雅快速上线几十档疫情专题专辑;“叮咚买菜”采用新的零售模式,用数字化整合上下产业链,积极抓住机遇。
(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一些人试图人为切断全球产业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批驳。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疫情之下国内企业应如何化“危”为“机”。
4.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降低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赖,削弱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对过去20年所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分工合作造成巨大冲击,为保障市场稳定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把一些贴近自己市场的产业搬回去,减少对进口的大级别依赖,建立自己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正成为许多国家的首选。
你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现象是怎样认识的?
5.材料一: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全球销售。
材料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首次突破5 000亿美元;2013年前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4 085.7亿美元。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接近5 0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2013年前三季度,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 791亿美元。
材料三:当今每天有2 000亿美元至5 000亿美元的资本在全世界流动,一年累计超过5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倍。
材料一、二、三是如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更好推动国内大循环,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各部门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发放消费券颇受关注。各地政府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情况和不同行业受冲击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推出消费券,如购物券、餐饮券、旅游券、出行券、体育健身券等,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减少消费压力,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复苏;并通过市场需求回弹,带动供给端恢复,帮助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