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03 爱莲说(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9页8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03 爱莲说(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文档介绍:
03 爱莲说
(一)(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二:
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②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
【注释】①葩:花。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 dàn)、芙蓉、莲花等。③迨(dài):及,等到。
1.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
B.《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中“莲”的所指相同。
C.《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
D.《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女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避暑而暑为之退
B.出淤泥而不染                       乃摘而藏之
C.长跪而谢之                           及花之既谢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5.两则材料都写了“莲”,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C
4.(1)(莲)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只可远远地观看却不能靠近赏玩。
(2)我夏天倚靠它维持生命(或我夏天视它为生命),是(因为)它适合人的心意。
5.①甲文称“莲”为“花中君子”,写“莲”的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形(中通,外直)、气质仪态(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味道(香远益清)等,侧重赞美的是“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内在品格;②乙文则紧扣芙蕖“可人”的特点,侧重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来写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解析】
1.本题考查重要文言词语辨析。
B.“莲,芙蕖之实也”句意为:莲是芙蕖的子实。故此处“莲”是指莲子。而“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句意为: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故此处“莲”指芙蕖。两者所指不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荷花;
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
C.动词,道歉/动词,凋谢;
D.名词,时候/名词,时候;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故断句为: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益,更加;清,清芬;亭亭,挺直的样子;植,树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2)予,我;倚,倚靠;可,适合。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知,文章写了“莲”的生长环境、外形、气质仪态、味道等,并运用托物言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