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19 曹刿论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5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19 曹刿论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文档介绍:
曹刿论战
(一)(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注: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虽不能察_________________               (2)夫大国,难测也_________________
(3)其城郭高_________________               (4)则民怨上矣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人视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辍耕之垄上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4.请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凭借“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乙】文中陈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导致战争的失败。
(2)鲁庄公和楚庄王最终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1. (1)明察     (2)推测,估计     (3)外城     (4)国君(君主;君王;统治者;统治阶层等。答“皇上”不得分)。
2.B
3.(1)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2)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或“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
(2)都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等(答“取信于民”不得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虽不能察”的句意是: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察:明察。
(2)“夫大国,难测也”的句意是: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测:推测,估计。
(3)“其城郭高”的句意是:(陈国)外城城墙高大。郭:外城。
(4)“则民怨上矣”的句意是: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上:国君,统治者。
2.考查文言词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
A.使:动词,派遣/动词,出使;
B.而:表转折,却/表转折,却;
C.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D.之:代词,代陈国/动词,到,往;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肉食者(当权者,统治者)、谋(谋划)、间(参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听(听从)、遂(于是,就)、取(攻取,攻下)”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甲】文第一段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凭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从【乙】文“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可知,陈国因为“赋敛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