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08节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4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08节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关 基础演练场
第八节:文学文化常识
考点解析
考点归纳
课标规定:初中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中考中,文学文化常识题的命题范围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时还涉及相关的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出自课下注释,多考查时代国别、风格流派、地位评价、文章体裁、题材人物、作家作品、字号称呼、文体特点等。
广义的文学文化常识涵盖文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作家及其年代、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中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也包括一些广为人知的文学****惯。
命题趋势
近年来,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越来越灵活多样地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不仅增加了语文试卷的文化厚度,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陶冶身心,更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就题型而言,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其中选择题出镜率较高,分值一般为2分。2021年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并未淡出江湖,反而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预计2022年,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仍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解题要诀
1.纵横结合记忆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2.举一反三记忆法。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
3.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4.点面结合记忆法。复****既要注意全方位复****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备考锦囊
考生只有对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人物和相关文体常识、文化常识有较充分的了解,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同学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备考:
1.梳理归纳,系统识记。可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名篇按国籍、朝代、籍贯或文体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形成表格,以便系统复****注意纵向(历史进程)、横向(同一时期)两条线索,要将特定作家作品放在其特定“坐标”中去记忆,不要孤立记忆。
2.重点难点,巧妙突破。对于高频考点、难记考点,可以采取摘录法、歌诀记忆法、圈点勾画法、反复重温法巧妙复****各个击破。
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可对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加以练****分析常出现的考点,查找自己的易错点,反省备考的遗漏点,适时查漏补缺,同时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
通关演练
一.真题引路
【2022·黑龙江哈尔滨】
 4.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醉打蒋门神B.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C. 《论语》——老子 D. 白居易——唐代诗人
【答案】C
【解析】C.《论语》——孔子。故选C。
【2022·黑龙江绥化】
3.(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