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1 出师表(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2页9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1 出师表(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docx
文档介绍:
出师表
(一)(2022·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玄德临终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减)
【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兵甲已足     (2)当奖率三军    (3)一出于诚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B.今南方已定            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         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土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1.(1)武器,兵器   (2)应当,应该   (3)全,一概
2.D
3.B
4.(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2)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
5.示例: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与魏国作战。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兵甲已足”的句意是: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兵:兵器,武器。
(2)“当奖率三军”的句意是: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当:应当,应该。
(3)“一出于诚”的句意是:一概出于(对刘玄德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一:全,一概。
2.A.故:所以/故意,特意;
B.已:已经/停止;
C.国:国家/国都;
D.而:都是“表转折,却”;
故选D。
3.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的意思是:敌将钟会征讨蜀国,特地派人至汉川祭礼诸葛亮庙,禁止军队士兵在诸葛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此(这)、所以(用来)、忠(尽忠)、职分(职责)”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信(信任)、仰(仰慕)、夷(指少数民族)、服(信服,佩服)”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相关的信息概括作答。从甲文“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可知,诸葛亮为了“大事”,率师出征,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平定了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从乙文“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可知,诸葛亮为了“大事”,率军六次出祁山,与曹魏作战,想要恢复汉室的基业。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