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7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广东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诗人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3)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答案】 (1). 草色入帘青 (2). 峰峦如聚 (3). 波涛如怒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5). 舂谷持作饭 (6). 采葵持作羹 (7). 潮平两岸阔 (8). 风正一帆悬 (9). 海日生残夜 (10).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峦、聚、舂、葵、羹、潮、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 ____________地响。
(2)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____________变形。
(3)jiū zhàn què cháo ____________,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4)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____________,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答案】 (1). 嘹亮 (2). 褶皱 (3). 鸠占鹊巢 (4). 藏污纳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语境写出词语,嘹亮:声音圆润而响亮。“嘹”不要误写成“缭”;褶皱:由于地壳变动,岩层受力后,呈现波浪状弯曲的构造现象。皮肤的皱纹。“褶”笔画较多书写要小心;鸠占鹊巢:意思是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鹊”不要误写成“雀”;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诟”不要误写成“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 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葺一新。
C. 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 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凝聚:聚集、积聚。使用正确;
B.修葺:修理(建筑物)。使用正确;
C.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损害。语境使用不当;
D.目不暇接: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 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 “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土“的理念”)
D. 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