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5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文档介绍: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2.考查内容。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①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②,金陵③驿路楚④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①行营:主将出征驻扎之地。②鼓鼙:军用乐器。③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④楚:古代楚地。
后两句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表达上有何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歌都采取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对家乡或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不同点:《渡荆门送别》采取移情于物的手法,借故乡水送自己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本诗运用反衬手法,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作者的离情别意。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抒情方法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揣摩。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意思是: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作者用“不肯留行客”写“江春”;用“送马蹄”来写“青青草色”,赋予人的感情,是拟人手法。这里以江春“不肯留”和春草“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故乡的山水“送”我,赋予山水人的动作,属于拟人的修辞,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本句没有直接表达感情,而是借助“故乡水”的不舍来含蓄表达自己的不舍,这叫移情于景的写法。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分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情感的分析。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前一句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综上分析可得:手法为“用典”,作用:突出对亲朋旧友的怀念,对匆匆流淌的岁月和物是人非变化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乙)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