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过教材(部编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0页6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过教材(部编版).docx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古诗文梳理与整合
01 基础梳理与整合
一、字词句梳理与整合
《三峡》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不见曦月(        )
③至于夏水襄陵(        ) ④沿溯阻绝(        )
⑤虽乘奔御风(        ) ⑥不以疾也(        )
⑦素湍绿潭(        )
(2)通假字
略无阙处( 同 , )
(3)一词多义。
①绝
②属
③或
④自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 )
②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 )
③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 )
2.重点句子。
(1)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至 于 夏 水 襄 陵。
②绝 多 生 怪 柏。
3.课文理解。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风光的?
(2)第四段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主要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怎样的气氛?
(3)文末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短文两篇》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相与步于中庭(        )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
③盖竹柏影也(        )
(2)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
古义: 今义:
②晓雾将歇
古义: 今义: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①欲
②与
(4)词类活用。
①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
②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 )
2.重点句子。
(1)翻译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特殊句式。
相与步于中庭。(        )
3.课文理解。
(1)《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先仰视“ ”,再俯
视“ ”,又 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 ”“ ”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序井然。
(2)《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
1.字词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风烟俱净( ) ②从流飘荡( )
③直视无碍( ) ④负势竞上( )
⑤泉水激石( ) ⑥横柯上蔽( )
⑦疏条交映( )
(2)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同 , )
②窥谷忘反( 同 , )
(3)古今异义。
(3)古今异义。
①鸢飞戾天者
古义: 今义:
②经纶世务者
古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