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模拟十三(文化自信、共青团、粮食安全)-2021-2022学年人教版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5页3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模拟十三(文化自信、共青团、粮食安全)-2021-2022学年人教版升学考试热点冲刺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23页
2021-2022学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
热点冲刺模拟试卷(十三)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持中国人(yì)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于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声声不息的血液。
自强不息,无关天资。如果你天资聪(yǐng),它会使你如虎添翼;就算你资质平平,它也能助你成就精彩。
自强不息,无关年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对年轻人的告诫;“ , ”是对老年人的激励。
。奋斗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哪怕身陷泥沼,只要发愤图强、矢志不渝,终究也能取得辉(huáng)成就。
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传(chéng),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yì)____ 立   ②聪(yǐng)____   ③辉(huáng)____   ④传(chéng)____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A.声声不息       B.如虎添翼     C.矢志不渝       D.永不褪色
(3)根据第四段的内容,仿照二、三两段的首句,为该段拟写一个中心句。(2分)

【答案】(1)     屹     颖     煌     承
(2)A   声声——生生
(3)自强不息,无关境遇
【解析】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立”写作“屹立”,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23页
“聪yǐng”写作“聪颖”,意思是聪明敏锐。
“辉huáng”写作“辉煌”,意思是光辉灿烂。
“传chéng”写作“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2)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有错别字,“声声不息”写作“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注意格式,字数要对应。格式是“自强不息,无关……”,在无关后面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即可。结合后文“奋斗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可知,形容的是人生境遇,因此仿句为:“自强不息,无关境遇。”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故事。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谦辞,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文章“拙作”。
【答案】B
【解析】B.《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并非纪传体通史。
故选B。
4.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______,______。
⑥期中考试时小王同学的成绩滑坡了。课间,他对着窗外操场边一片泛黄的树叶暗自神伤。此时,我们可以用刘禹锡《秋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无需悲秋,而应激越向上。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23页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蓑烟雨任平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