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02节+文言散文-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4页10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02节+文言散文-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三关 古诗文探究
第二节:文言散文
考点解析
考点阐述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标共圈定了21篇文言文,但不论是之前多版本还是如今的统编教材,所涉文言文篇目都不止21篇。
近年来,各地中考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不尽相同,多数省市以课标范围内的21篇文言文为基础,或者以当地所使用教材版本内的文言文为基础,设计阅读试题;或者适当选取以上范围外的浅易文言文段与课标范围内的文言文作比较阅读;也有部分省市,直接选取课外文段设计阅读试题。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后,除课标21篇文言文之外,教材其他篇目也应引起关注。
命题趋势:
文言文阅读是各省市中考命题的传统形式之一,近年来命题趋势如下:
1.选文。文言文阅读文段的选取有三种情况:一是单纯的课内文段阅读;二是课内外比较阅读,这种情况最为常见;三是单纯的课外文段阅读,这种情况有增多的趋势,这是从2022年全国120余套中考试卷中得出的结论,是大势所趋,也是比较明显的变化。
2.题型。文言文阅读一般设计3~5个小题,总分在9~18分之间,着重考查词语解释、语句翻译、内容理解、人物评析、情感体会、写法分析、比较探究等内容,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
词语解释多以填空的形式,直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解释,或者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词语解释的掌握情况;翻译语句命题形式比较单一,多以简答的形式出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写法分析、比较探究等考查内容以填空或简答的形式出现,其中简答的形式居多。
解题要诀
文言散文莫畏难,积累拓展在平时,实词虚词是重点;意义用法要牢记,通假活用细辨识。一词多义不离句,虚词繁杂有门道,之而以其重梳理。翻译遵循五字诀,做好留调补删替,国号年号直接留,地名人名不用译,调整语序和****惯,单音译用双音替,无意义词要解除,省略部分要补全。断句节奏细琢磨,正确划分有规律。知乎者也唉乎哉,句尾虚词是标志,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依据,固定结构莫拆散,常见句式勿忘记,把握内容意先行。
通关演练
一.真题引路
【2022★常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C.予谓菊/秦王谓唐雎曰 D.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2.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3.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答案】19.D
20.晋陶渊明/独爱菊
21.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22.①感慨知音少(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②即使同道不多,也要坚守志趣,洁身自爱(永葆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3.示例: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解析】
1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横生枝蔓/藤蔓;
B.更加/好处;
C.认为/对……说;
D.应当/应当;
故选D。
20.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晋陶渊明”是主语,“爱”是谓语,此处限画一处,故在“晋陶渊明”与“独爱菊”之间断开。故断句为:晋陶渊明/独爱菊。
2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后,之后,以后;鲜,很少;闻,听说,听到。
2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思想情感的理解。
由“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知,作者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