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黛梨妆こ

发布于:569天前

如何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侄女是一名初中生,要学习培养习作修改能力,在线问如何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分类:初中

1个回复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启发和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要有耐心,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以积极鼓励为主。在引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早期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告诉学生修改作文的意义,引导学生以“师生批改”的方式自己思考,自己修改。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批语要尽可能清晰、具体、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心理,保护学生的作业兴趣,同时积累“改”的经验,理解“文成于改”的道理,激发作文修改的兴趣。当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性批语修改自己的文章时,他们应该特别注意,改变总比不改变好。只有多改,他们才能慢慢改变。让学生知道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一篇文章不亚于写一篇好文章。只要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必须肯定,他们暂时不在乎修改是否正确,让学生尝到成功练习的喜悦,对新练习的成功产生期待,激发练习的动机,从而促进作文修改能力和练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修改的要领,知道如何去改变。教学中,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教会学生修改作文方法的要领。(1)明确作文目标。作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作文的一般顺序和要求,如审题、构思、选材、构思、表达等。,明确这个练习的具体要求,并让学生抄在笔记本上,以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时参考。(2)设计“病例文件”。提前设计一两篇有问题的作文——“病例文”。根据本次练习的具体要求,师生将逐项进行修改,为学生做书面讲解示范,通过“认真批改”的方式渗透具体修改方法。做好学生“改”文的示范工作,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写作知识的理解,运用相关的批改符号。(3)在多读中认真“自我改变”。学生完成初稿后,要求他们一句一句反复阅读初稿,仔细推敲,做到:在阅读中“改变”尴尬、意义不清的句子,在阅读中“调整”前后紊乱的语序;在阅读中“添加”一些具体内容;在阅读中“删除”多余的内容,在阅读中根据写作目标进行初步自查:作文题目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晰,细节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在完成“自我修改”后,将其复制到作文本上。(4)在“自改”的基础上,互改交流。互改:全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换评估。沟通:让学生谈谈修改情况-如何修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发兴趣,提高作文修改能力。互改前先分工:各四人学习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分配修改任务。组内两名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从作文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水平是否明确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和修改(一人负责两项),并撰写修改建议。一个成绩中等、能力一般的学生,从表达是否准确、细节是否得当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改变,找出好的单词和句子,划出波浪线,不恰当的单词和不流畅的句子划出横线。而且组内平时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另一名学生,则选择圈出错别字和错标点,看看卷面是否整齐。每个人修改完自己的修改建议后,都要签名,避免个别学生乱修改,因为一切都是“有据可查”的,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当组里所有人的作文都被四个学生修改后,他们会回到我手里,然后根据作文后面的修改建议自己修改。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根据签名和提出建议的人面对面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作文不仅可以保持学生自身的特点,而且可以融入他人的优点,使每个人的作文水平和修改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