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0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汉字的拆分与组合既体现别样的意趣,又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下图中四字合一的“合体字”即为一例。儒学融合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统一思想以服务于中央集权 B.利用对自然的敬畏强化君权
C.规劝君主体恤民生施行民主 D.吸收佛道义理以求改造儒学
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只要识得此理,“满街都是圣人”,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
A.“夫私者,人之心也 ” B.“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3.公元前200年,汉高祖见萧何负责营建的皇宫其极其壮丽,大怒。萧何说:“非壮丽无以壮威”。汉高祖大悦。司马光对此事评论说:“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填服天下也。” 材料反映出司马光的价值取向是(  )
A.崇俭戒奢 B.崇德爱民 C.求真务实 D.兼爱平等
4.有学者指出:传统上被定位为负面性存在的“人欲”、“私”在坐标轴上出现了由负到正的180度的“坐标转位”,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
作者
相关表述
李贽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王夫之
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欲战胜天理并且取得主导位置 B.中国开始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
C.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了精神的动力 D.人欲在天理范畴内获得一定认同
5.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
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6.孔子期望周之复兴,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王朝。这反映出(  )
A.孔子不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B.战国时期周王室仍有相当的影响力
C.孟子反对礼乐制度 D.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更加礼崩乐坏
7.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死时孔子痛苦,但仍然反对颜渊厚葬;孔子对阳货反感,但是为了礼尚往来,仍然要去拜访。孟子也守“礼”,但鲁平公没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孟子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凭己意。造成孔孟这种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孔孟二人个性存在差异 B.“彼一时,此一时也 ”
C.孟子始终坚守 “性本善 ” D.儒家的尊卑演变为平等
8.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魏源《海国图志》与但丁《神曲》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9.王夫之是清初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