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2期末复习训练: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测试卷(选择题带解析).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75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试题第1页,总10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曾亲至刑场,观察人体脏器,发现古书所绘与实际不符之处,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他还在医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新说。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特征 B.西学东渐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医学的近代化趋向 D.经世致用成为时代精神
2.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
成就
简介
《诊籍》
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为汉代著名医学家淳于意所著。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人称“太仓公”
《诸病源候论》
我国最早一部关于病源症候学专著,为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
《脉经》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著,王叔和曾任太医令
A.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 B.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
C.医者十分注重医术的传承 D.基层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备
3.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长,疫气说则呈递减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
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
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 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
4.《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据此可知《黄帝内经》
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试题第9页,总10页
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5.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酸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 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
6.王延庆在《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一文中指出,罗马历史上有三次记录详细的瘟疫:公元65年的瘟疫、皇帝马可·奥勒留统治期间的“安东尼瘟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当然,除了这三次瘟疫外,罗马还发生过多次瘟疫。瘟疫对罗马的影响有
①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和人们体质下降②导致了罗马经济的衰退
③严重削弱了罗马的军事实力④造成罗马帝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
⑤改变了以后西方的医学史⑥导致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7.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身患疟疾,病情严重,御医百治无效。此时,西方传教士刘应等人用金鸡纳治好了康熙的病,因此受到了康熙的重视,康熙还把金鸡纳等药物推荐给皇子和近臣使用。这说明
A.西药比中药更科学 B.西药逐步影响中国
C.中西医学交流频繁 D.西药成为侵华工具
8.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宋真宗下令“除***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A.北宋对***犯处罚严苛 B.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
C.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 D.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9.中国古代关于疫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记载不绝于史。某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对疾疫的文字记载,如疟、疥、蛊等,并且还有“疾年”的记载,这有可能是对疫情的最早记载。下列不是中国古代对于疫病的防治措施的是
试题第3页,总10页
A.掩埋尸体,修建饮水道 B.疏通井渠河道
C.建立救治机构 D.发明人痘接种术
10.某学者在其论文中谈到,唐朝统治者通过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赈灾送药、战争之后下诏埋葬骸骨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样,政府也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以下结论符合材料的是
A.唐朝已形成完备的城市排污体系
B.战争之后埋葬骸骨成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C.唐朝政府将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有效结合
D.唐朝通过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来防控疾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