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2期末复习训练: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测试卷(选择题带解析).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9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答案第2页,总9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单选题
1.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简化为“春运”。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1989年,伴随著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徒不断轮回。1998年至2004年,铁路连续五次提速,绿皮火车也逐渐被豪华空调列车所代替。材料主要反映 ( )
A.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 B.民工潮体现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C.民工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民工潮出现是市场经济对配置资源的结果
2.下表是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据此表判断 ( )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3.2016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国内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11%。下列属于大众旅游潮流出现的原因的是 ( )
①国民收入的增长 ②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交通成本的降低 ④交通工具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4.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 )
答案第2页,总9页
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 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 D.新中国初期工业农业基础薄弱
5.王忠良被誉为“中国画火车第一人”,他完成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的创作,让人们得以领略火车的魅力。火车的变迁不能从侧面体现出 ( )
A.交通变革和技术进步 B.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
6.“这一转变还造成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帶作用。……高速公路的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55英里以下,这不仅节省了每天15万多桶的石油,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全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美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可以使能源再利用的建筑物。……这还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分水岭。”材料主要反映 ( )
A.能源危机引发科技革命 B.能源危机促使社会变革
C.科技引导石油高效利用 D.节约成为人们时尚追求
7.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德国 ( )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8.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说明了 ( )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 B.郑和主张下西洋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 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9.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
答案第8页,总9页
图 ( )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10.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 )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11.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 )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的不同
12.19世纪70年代,湖北轮船航运业曾短暂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 ( )
A.民族资本主义与洋人争利 B.湖北率先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C.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 D.湖北交通业逐步走向近代化
13.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 )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