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时训练(带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时训练(带解析).docx
文档介绍:
第14课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
A.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
A.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监督职能
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3.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下,创办书院蔚然成风。据此可知,宋代(  )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4.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5.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和西式教育。1872—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
A.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6.下表为1870—1905年德国大学(综合大学和工程技术类大学)概况表。
时间
教师
数量
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1∶10万)
主要成就
1870年
1 500
约35
1900年,柏林大学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世界一流。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直接相关
1880年
1 800
约40
1900年
2 700
约60
1905年
3 000
约70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大学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凸显
B.科研已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
C.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D.德国率先开始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7.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11世纪,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这反映了(  )
A.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
B.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技术进步强化了社会秩序
D.印刷术促进了宋代社会转型
8.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