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 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综合测评(原卷板+解析版).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0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 1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战国至秦朝实行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说明军功爵制(  )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可知,军功爵制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选B项。
2.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秦汉官僚的等级性变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答案A
解析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
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知,可能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说明察举制存在弊端,故选C项。推举权力在地方,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根据所学,察举制的举荐方式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排除D项。
4.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
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东晋南朝时,门阀士族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为严格区分士、庶,于是盛行谱学,谱学是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是维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工具,故D项正确。
5.(2021·江苏南京联考)220年,魏王曹丕设立中正官取代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政策意在(  )
- 2 -
A.巩固门阀士族势力
B.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答案C
解析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度规定,中正由朝官担任,吏部选官时参考中正对地方士人考评的品级,意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故C项正确。
6.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布衣为卿相”可知中国的选官制度经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