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塑料水杯 B. 纯棉衬衫 C. 羊毛围巾 D. 不锈钢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塑料水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纯棉衬衫由棉花制成,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羊毛围巾由羊毛制成,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盆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 硫 B. 镁 C. 红磷 D. 铁丝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B、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产生大量白烟,选项错误; 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A正确; B、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过滤不能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不正确; C、往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故D正确。故选B。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Fe2+——铁离子 B. ——铝原子 C. 2He——2个氦元素 D.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2+——亚铁离子,A错。 B、——铝离子,B错。 C、2He——2个氦原子,C错。 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D正确。
故选:D。 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 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 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6.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B. 探究***钾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C. 探究水的组成元素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来验证溶液是否呈酸性,故A错误; B、探究***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加水后溶解一部分,但还有部分固体剩余,加热后剩余固体也溶解,证明***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B正确; C、探究水的组成元素,通过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天平左侧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证明质量守恒,故D正确。 故选A。 7.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 N、P点时,溶液的pH:N>P D.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