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 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
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长 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
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秦简,其中《置吏律》中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三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3.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殿院“纠察朝仪”,察院“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由此可知,唐朝御史台( )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隶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C.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D.有效抑制了吏治***
5.明代规定,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有贪、酷、不及、不谨、老、病、浮躁、疲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理方式。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据此可知当时( )
A.伦理道德是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 B.吏部实际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C.此举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 D.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
6.1761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并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尚未确立 B.责任制内阁政府遭遇重创
C.国王有责任平息党派政治危机 D.君主立宪政体需进一步完善
7.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由法律规定的以对文官的公开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降、奖惩、免职等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对这种制度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B.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政治文明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8.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