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38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流程图。据此可知该制度( )
A.选拔结果公平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选拔标准僵化 D.扩大了选官范围
2.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吏的选任以德为先 B.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
C.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 D.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
3.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 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4.唐代科举考试由固定的官员主持,宋代则由朝廷临时任命主试官,称权知贡举,同时又增设权同知贡举若干人。这一变化旨在( )
A.提升主考官的权威 B.革除选拔考试的弊病
C.强化选官制的公正性 D.确保录取程序的严谨
5.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的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
A.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 B.选拔人才注重实践能力
C.考试选拔程序更加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6.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出现政治混乱的局面。这反映当时英国( )
A.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 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封建势力根深蒂固 D.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
7.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颁布两***令,确定了近代文官制度,规定: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的经济活动。这项规定旨在( )
A.加强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B.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C.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 D.废除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8.《彭德尔顿法》亦称《文官制度法》,1883年由时任美国参议员的彭德尔顿提出。该法案确立了美国文官录用和组织的三项原则,即竞争考试原则、文官地位相对稳定原则、文官政治中立不为党派利益服务原则,并规定设立一个文官事务委员会,作为全面执行文官制度法的中央机构。这一法案( )
A.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基本建立
B.表明美国两党制已不再适用于美国政治
C.标志着美国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D.表明美国的民主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
9.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八股文的废除( )
A.有利于读书人脱离思维固化 B.直接导致新式学堂的普及
C.使中国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 D.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10.作为教育救国措施之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