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35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单元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
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2.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kūn)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的这种明显差异,是因为(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巩固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儒家伦理成为治国思想的直接反映 D.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的合理选择
3.《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据下图《名例一》“……天以二气、五行化生万物……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等可知,唐朝法律( )
A.渗透了儒道等思想观念 B.确立了礼义的主要标准
C.继承了汉魏的法制传统 D.形成了完整的法典体系
4.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见,明初( )
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
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 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
5.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
A.体现了皇权与宗法制的结合 B.使儒家孝道文化得到了发扬
C.体现了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D.说明官员升迁依据是孝道
6.公元前621年,雅典执政官德拉古把雅典****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将内容刻在石刻上公诸于众,这是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的这一做法( )
A.清除了陈旧的****惯法影响 B.显示了国王对立法的特权
C.成为近代国家立法的渊源 D.冲击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7.罗马法根据人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把人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他权人是处于其他市民的权力(在罗马法中被分为家长权、夫权和买主权三种)支配之下的市民。自权人与他权人相反,不受以上三种权力支配的人就称为自权人。罗马法中监护和保佐均为自权人而设。罗马法的这种划分( )
A.适应了罗马社会的实际情况 B.旨在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C.使他权人逐渐丧失了监护权 D.凸显了自然法的核心理念
8.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惯法 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9.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职务。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
A.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制约 B.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
C.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 D.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
10.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这样在新教徒那里,狂热的劳动态度和谋利冒险精神与节俭精神结合起来……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
A.新教理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
11.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12.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部分)比较表据表中的变化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