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第五单元测试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 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 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曾指出: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必定产生美元信心危机,即美元必须贬值而不能按官价兑换黄金;如果为保持美元汇率稳定美国就应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各国将因缺乏必要的国际清偿手段而降低生产和贸易发展速度。下列符合其观点的解读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 B. 应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C. 美国应保持美元在国际上的收支平衡 D. 美元霸权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学者在论述民国币制时说:“国民政府因实行法币政策而充分掌握现金和集中贵金属金银等,以此向国外购买军火,这也预筹即将面对的战时通货不足、财政失衡等问题……若不行纸币则白银无法集中转运,政府也无财力抗战。”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法币政策 A. 密切了民众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B. 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C. 会导致极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 D. 一定程度上为抗战做了准备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 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C.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 1968年3月14日,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350-400吨的破纪录数字。美、英、法等8国经过协商后决定,不再维持黄金官价,黄金市场听其自由上涨。但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美元限量向美国兑换黄金。这表明 A. 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B. 东西方市场体系矛盾加深 C. 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D. 西欧经济共同体力量增强 二战后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第13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A.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C. 促进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D. 确立了各成员国间贸易关系的规范 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内容的基本特点是() A. 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挂钩 B.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 C.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 美元与日元挂钩,日元与黄金挂钩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1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将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美国能够“过着寄生虫”的生活源于( ) A. 美国严重的经济衰退 B. 二战后美元特殊地位 C. 经济区域集团化推进 D. 世界贸易体系的恢复 1971年尼克松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黄金美元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此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意味着( ) A. 美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C. 美国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 金本位制利于经济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两个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的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A.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 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 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第3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1944年顿森林体系建立,1973年该体系彻底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 A. 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 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D.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繁荣 20世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