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评价(三)
(第三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多选)(2020·南充高二检测)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地面传播
B.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直线传播
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波长恒定
D.只要有三颗均匀分布的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传递微波,就可把信号传遍全世界
【解析】选B、D。由c=λf可判定: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衍射性越差,不易沿地面传播,而跟光的传播相似,沿直线传播,故B对,A错;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而传播速度改变,由c=λf,可判断波长改变,C错;由于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在赤道上空36 000 km高的地方,用它做微波中继站,只要有三颗互成120°的同步卫星,就几乎可覆盖全球,D正确。
2.某广播电台发射“中波”段某套节目的讯号、家用微波炉中的微波、人体***用的X光、VCD机中的激光(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它们的频率分别为f1、f2、f3、f4,则 ( )
A.f1>f2>f3>f4
B.f1<f2<f3<f4
C.f1<f2<f4<f3
D.f2<f1<f3<f4
【解析】选C。电磁波的范围很广,频率不同,其特性也不同;按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排序如下: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中波、长波)。由此可知,选项C正确。
【互动探究】在上一题中,若“中波”段某套节目的讯号、家用微波炉中的微波、人体***用的X光、VCD机中的激光(可见光)的波长分别为λ1、λ2、λ3、λ4,则λ1、λ2、λ3、λ4的大小顺序如何?
【解析】由c=λf可知λ=,由于f1<f2<f4<f3,故λ1>λ2>λ4>λ3。
答案:λ1>λ2>λ4>λ3
3.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机械波是质点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化,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波长由振源和介质共同决定。
【解析】选B。A项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也能传递信息,由此判断A错误;B项中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B项正确
;C项中,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的传播速度,C项错误;D项中,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大于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故D项错误。
4.(多选)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C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与线圈L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L与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期T=2π的振荡电流。当罐中的液面上升时 ( )
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LC回路的振荡频率减小
D.LC回路的振荡频率增大
【解析】选B、C。罐中液面上升,不导电液体的介电常数εr比空气的介电常数大,εr变大,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A错误,B正确;LC回路的振荡频率f==,当C变大时,f减小,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线圈自感系数为L,其电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开关S闭合。现将S突然断开,并开始计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t=时,由a到b流经线圈的电流最大
B.当t=π时,由b到a流经线圈的电流最大
C.当t=时,电路中电场能最大
D.当t=时,电容器左极板带有正电荷最多
【解析】选A。断开开关S时,由于自感作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最大的,且由a到b,根据LC振荡电路的周期公式T=2π,A错误,B、C、D均正确。故选A。
6.垂直穿过某一固定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在它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的场强E应 ( )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先减弱后增强
D.不变
【解析】选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由图像可判断磁场均匀变化,所以产生的电场恒定,即场强E不变,故选项D正确。
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不能传播能量
B.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均属于电磁波
C.手机既可接收电磁波,又可发射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c=3.0×108 m/s
【解析】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