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练习题 19.1 原子核的组成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1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练习题 19.1 原子核的组成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  )
A.发现电子开始的
B.发现质子开始的
C.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
D.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解析] 自从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射线的组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原子核的复杂结构,选项D正确.
[答案] D
2.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γ射线的贯穿作用
B.α射线的电离作用
C.β射线的贯穿作用
D.β射线的中和作用
[解析] 因α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电离,从而使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选项B正确.
[答案] B
3.在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α、β、γ射线的穿透本领不同.如图为这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比较,图中射线①②③分别是(  )
A.γ、β、α      B.β、γ、α
C.α、β、γ D.γ、α、β
[解析] 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不能穿透比较厚的黑纸,故①为α射线,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能穿透厚铝板和铅板,故③为γ射线,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穿透黑纸,但不能穿透厚铝板,故②是β射线,故C正确.
[答案] C
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解析] α粒子散射现象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核内部的变化,故A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反应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发生变化,故B正确;光电效应现象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内部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原子核内部的变化,故C错误;原子发光现象是原子跃迁形成的,即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能量以光子形式辐射出去,没有涉及原子核内部的变化,故D错误.
[答案] B
5.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铅的原子序数为82,一个铅原子质量数为2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207个质子
B.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82个质子
C.核内有82个质子,207个中子
D.核内有125个核子
[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铅的原子序数为82,即一个铅原子中有82个质子,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则核外电子有82个.根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铅原子核的中子数为207-82=125.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 B
6.(多选)已知Ra是Ra的一种同位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
B.两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