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秘籍12 高频考点 “人地关系”大概念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8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秘籍12 高频考点 “人地关系”大概念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抢分秘籍
秘籍11 “人地关系”主题练****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重要的核心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地关系”的内涵从关注“环境决定论”变为关注“人类如何破坏环境”再变为“人和环境如何和谐共处”。
“人地关系”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仅分析人地的相互影响,还分析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
考向1:地对人的影响
考向2:人对地的影响
“人影响地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进行改造,导致自然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改造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人们不断修建城乡住所,开展工农活动,将自然环境逐渐改造为社会环境(人为环境),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空间范围的缩小。
【案例】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人们大面积砍伐雨林,种植油棕,导致生活在这里的红猩猩无家可归,这是占用自然空间的表现。
【案例】人类主动地放弃自然空间,并通过努力缩短其恢复原样的时间,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第二,人类通过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流动影响自然环境。
空间干扰可体现为物质和能量的跨区域调配,如中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输;
时间干扰可体现为加快或减缓动速度,如加快土地荒漠化的速度;
过程干扰可体现为影响地理过程,如修建水坝影响水循环。
人类的干扰程度过大,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例如,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过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人类过快地获取物质和能量(资源),可能引发资源枯竭等问题;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干扰程度过于剧烈,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等问题。
考向3: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
“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是从区域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关注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分析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差异。
区域可按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为本地、国家、大洲、全球等。局部地区年均气温上升可能只对当地产生轻微影响;但从全球尺度上来看,气候变暖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一次洪灾对当地来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对全球尺度而言,并不具有代表性。
如将中国视为一个区域,区域内的空间差异可以体现为农业生产中减少粮食产量的因素,东北地区为水土流失、长江流域为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西北地区为土地荒漠化。
第二,不同类型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
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等均有较大差别,这导致两地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作物品种有较大区别,两地的民居也存在墙体厚度、房屋朝向、屋顶坡度的区别,两地的人地关系特点不同,发展方式也有区别。
考向4:人地关系的时间变化
【模拟练****2023·广东揭阳·统考二模)柬埔寨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及缅甸、老挝等山地国家,但由于湄公河流经而有着其水电开发独特的条件,水力发电在束捕寨的能源消费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但水电站多以径流式发电站(没有水库或水库库容很小,直接利用径流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为主,需要“看天吃饭”,缺乏生产的稳定性及可预期性,因此水电经常无法满足国内电力消费,不得不大量进口邻国昂贵的电能。下图示意柬埔寨湄公河千流电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柬埔寨水电站多以径流式发电站为主的原因为(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境内地势平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