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专题十二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0页9.0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专题十二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二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考 点
高考年
考频解密
考点分布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2022年
2022年河北卷〔16〕;2022年湖北卷〔19〕;2022年湖南卷〔16〕;2022年广东卷〔19〕;2022年江苏卷〔17〕;2022年辽宁卷〔17〕;2022年浙江1月〔29〕;2022年浙江6月〔29〕;2022年全国甲卷〔10〕,2022年全国乙卷〔10〕等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7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1次〕,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平衡用〔2次〕,化学能与电能〔3次〕,
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两种方法
(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反应的反应热。
(2)加和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下:
二、电解原理的综合应用
1.电解原理常见的考查点
电解原理及应用是高考高频考点,该类试题往往与生产、生活及新科技等相联系,以装置图或流程图为载体呈现,题材广、信息新,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阴、阳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及有关计算等。
2.“5点”突破电解综合应用题
(1)分清阴、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两极反应为“阳氧阴还”。
(2)剖析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注意放电顺序,正确判断放电的微粒或物质。
(4)注意介质,正确判断反应产物,酸性介质不出现OH-,碱性介质不出现H+;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金属作阳极,电极产物为金属阳离子。
(5)注意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三、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三段式法”是有效解答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时,要注意准确地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按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1)分析三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模式
对以下反应: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 mol,容器容积为V L。
mA(g)+nB(g)pC(g)+q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mx b-nx px qx
则有①平衡常数:
K=。
②A的平衡浓度:c(A)= mol·L-1。
③A的转化率:α(A)=×100%,α(A)∶α(B)=∶=。
④A的体积分数:φ(A)=×100%。
⑤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混)= g·L-1。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g·mol-1。
⑧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100%。
四、平衡转化率的分析与判断方法
反应aA(g)+bB(g)cC(g)+dD(g)的转化率分析
①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后,它们的转化率相等。
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③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或降低)A、B的浓度,等效于压缩(或扩大)容器体积,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同倍增大c(A)和c(B)
五、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常规图像题的解题步骤
六、实际工业生产中图像问题分类突破
1.控制反应条件的目的
(1)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从而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进行。
(2)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或控制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继续进行。
2.控制反应条件的基本措施
(1)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溶液的浓度、气体的压强(或浓度)、固体的表面积以及使用催化剂等途径调控反应速率。
(2)提高转化率的措施
通过改变可逆反应体系的温度、溶液的浓度、气体的压强(或浓度)等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从而提高转化率。
3.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条件
原则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
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
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