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3在发生器中作氧化剂 B.吸收塔中1mol H2O2得到2mol电子 C.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会导致H2O2的分解 D.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答案】B 2.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m A[来源:学,科,网] N2[来源:学。科。网Z。X。X。K] NO[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HNO3 O2[来源:学科网ZXXK] B Na2CO3 NaHCO3 NaOH CO2 C H2S S SO2 O2 D Fe FeCl2 FeCl3 Cl2 【答案】C 【解析】A.氮气和***不反应,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所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A错误;B.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B错误;C、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硫单质,各组物质之间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选项C正确;D、铁与***化铁反应生成***化亚铁,铁与***气反应生成***化铁而不是***化亚铁,***化亚铁与***气反应生成***化铁,所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D错误。 3.非金属元素的一些氧化物会导致环境污染,以下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工厂废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CO CO中毒 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答案】D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D 酸性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32-与Ba2+生成BaSO3沉淀 【答案】D 【解析】A项、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实验体现二氧化硫漂白性,故 A正确;B项、亚硫酸酸性强于硅酸,向Na2SiO3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硅酸沉淀,故B正确;C项、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实验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故C正确;D项、将SO2通入Ba(NO3)2溶液,酸性条件下***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硫酸与***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故D错误。 5.下图是氮元素的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由氮气经氧化反应得到 B.氮素化肥的生产属于人工固氮 C.循环中氮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尿素及动植物的遗体一定含氮元素 【答案】A 6.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 X Y A SO2 NO2 B SO2 H2S C NH3 SO2 D Cl2 CO2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然后与***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不选A;B.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故不选B;C.氨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然后与***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不选C;D.***气、二氧化碳与***化钡溶液之间均不反应,不会有沉淀生成,故选D。 7.某同学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用以验证SO2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下列结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a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B.b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具有还原性 D.只能用烧碱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D 8.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答案】B 【解析】A.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