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05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测)解析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3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05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测)解析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5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具备五大优势:零排放、零污染、无噪音、补充燃料快、续航能力强,而备受关注。某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B采用多孔电极材料的优点是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B.“电池”能将燃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电能暂时储存起来
C.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D.质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向电极B迁移
【答案】C
【解析】多孔电极材料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A正确;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电能,当汽车处于怠速等过程中,“电池”能将燃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电能暂时储存起来,B正确;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电极反应应为4H++O2+4e−=2H2O,C错误;电极B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质子即氢离子为阳离子,向原电池正极移动,D正确;故选C。
2.己二***是工业制造尼龙的原料,利用丙烯***(,不溶于水)为原料、四***溴化铵为盐溶液制备己二***的电有机合成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电化学合成中作电解质,并有利于丙烯***的溶解
B.阴极区的电极反应为
C.当电路中转移时,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
D.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丙烯***难溶于水,电解丙烯***制备己二***,在电化学合成中作电解质,并有利于丙烯***的溶解,故A正确;阴极区丙烯***得电子生成己二***,电极反应为,故B正确;阳极发生反应,当电路中转移时,放出0.25mol氧气,同时由有1mol氢离子移入阴极室,所以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9g,故C错误;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所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正确;故选C。
3.一种酸性可充电有机电池可通过TMBQ()和TMHQ()之间的转化实现H+的储存与释放,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H+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TMHQ转化为TMBQ
C.充电时,H+储存在阳极 D.充电时,溶液的pH减小
【答案】C
【解析】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向正极移动,故A正确;    放电时,正极消耗氢离子,电解质需要释放氢离子,TMHQ转化为TMBQ,故B正确;充电时,H+储存在TMHQ中,故C错误;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溶液的pH减小,故D正确;故选C。
4.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B.b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C.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
【答案】A
【分析】左边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原电池,右边是电解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a是阳极,b是阴极,正极和阴极上都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和阳极上都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左边装置中,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硫酸根离子不参加反应,则其物质的量不变,故A正确;b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a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a电极上***离子放电生成***气,b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b电极附近还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碱性增强,所以b极附近颜色变化,故D错误;故选A。
5.苯酚()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但苯酚也有较强的毒性。如图是处理废水中苯酚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电势低
B.由B区移向A区,B区溶液减小
C.b电极反应式为
D.若有电子通过导线,A、B两区域中溶液质量改变量的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a极发生反应+,a发生还原反应,a为正极,a极电势高,故A错误;b为负极,电极反应为,同时原电池中等量
H+向正极移动,则B区溶液的pH不变,故B错误;b为负极,电极反应为,故C错误;H+由B区移向A区,a极发生反应,若有2mol电子通过导线,A区溶液质量增加2molH,质量增加为2g,b极发生反应,若有2mol电子通过导线,B区域中生成2molH+,同时又有2molH+移向A区,故B区溶液质量不变,A、B两区域中溶液质量改变量的和为2g,故D正确;故选D。
6.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X、Y为离子交换膜),该装置在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