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04 陆地和海洋-备战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一遍过.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4.2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04 陆地和海洋-备战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一遍过.doc
文档介绍:
考点热度 ★★★☆☆
一、地球——水球
1.世界海陆面积比例
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讲: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1)相关概念
①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②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③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④群岛:相距较近的许多岛屿的总称。
⑤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2)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①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大洋洲。
②面积排序:可概括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大洲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③亚洲相北美洲:白令海峡。
④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⑤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2.四大洋
(1)相关概念
①洋:海洋中心的地方,一般离大陆较远。
②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
③海峡:沟通两个洋或海之间的狭窄水道。
(2)四大洋的名称、面积、位置
①名称: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照它们的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②面积:
③位置:
a.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经度约150°E和90°W之间。
b.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经度约60°W和0°之间。
c.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经度约40°E和11O°E之间。
d.北冰洋——北极圈内。
三、沧海桑田
1.海洋变陆地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学&科网
2.陆地变海洋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3.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主要原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2)海平面升降: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人类活动: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大陆地面积。
四、大陆漂移说
1.大陆漂移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依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证明两大陆可能曾连在一起。
(2)大西洋两岸动物的相似性证明两块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
五、板块的运动
1.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板块运动特点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
(1)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有陆地也有海洋。
(2)张裂拉伸的作用下形成裂谷或海洋;在碰撞挤压的作用下形成山脉或岛弧。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1)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形成大型火山地震带,如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2)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运动造成红海、大西洋等在不断扩张。
(3)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岛弧或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考向一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牢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
1.可借助下面几何图形识记:
2.构建脑图
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