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暑假提前学——部编版三年级上(每日一练)古诗三首(含答案).docx


小学 三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暑假提前学——部编版三年级上(每日一练)古诗三首(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总5页
试卷第4页,总5页
暑假提前学——部编版三年级上(每日一练)古诗三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赠刘景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表现了伤秋悲秋之感。
B.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C.诗人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D.诗人赠诗的目的是劝勉好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2.“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 )
A.坐下 B.座位 C.因为 D.看见
3.下列对《山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前两句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B.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C.诗歌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D.诗人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来观察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4.《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
A.都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B.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都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试卷第5页,总5页
试卷第2页,总5页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中的“擎”的意思是( )
A.拿着,握着 B.抬起来 C.举,向上托
6.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摇头晃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眼疾手快
B.层林尽染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一叶知秋
C.窗明几净  百衣百顺  耳闻目睹  一本正经
D.波澜壮阔  寸步难行  细嚼慢咽  秋风********7.最能表达对秋景赞美的诗句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遍插茱萸少一人
C.好雨知时节 D.夜深篱落一明灯
二、填空题
8.(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_____)给liú(_____)老师。
(2)歪xié (____)的小jìng(____)旁,几株cán jú(____)傲shuāng(_____)挺立。
(3)yuàn zi(_____) 墙壁上yìn(_____)画的图案有guī zé(_____) 地pái liè(_____)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人名)。
(2)“橙黄橘绿”说明(_____)
试卷第3页,总5页
试卷第4页,总5页
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作者喜爱这两种水果。
10.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秋之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作者抓住“_______”与“_______”,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3)“______”与“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