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1.1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文档介绍: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
现代汉字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图2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
C.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D.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
4.“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5.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6.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7.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 )
A. B. C. D.
8.图7到图8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
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9.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的历史人物是( )
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
10.17-18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这反映了( )
A.中西文明交流融会 B.中国打开欧洲市场
C.中国建筑技术发达 D.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11.图9所示为某中学校园宣传栏的内容。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福建名人名言录(节选)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严复: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己
陈嘉庚:应该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归侨、侨眷和华侨,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鼓励他们参加祖国建设事业
A.民族团结 B.政治变革 C.实业救国 D.爱国主义
12.《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13.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14.图10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15.图11为1940年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相关故事。他当时创作该画意在( )
A.表达抗战必胜信心 B.普及西洋绘画技法
C.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D.提高大众审美能力
16.对图12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政治制度的创新
17.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