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黄金卷17-【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版)(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32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黄金卷17-【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
黄金卷17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道试题,每题2分,计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粟的粮食古农书称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禾”即指粟,后来人们把一种比较细的粱叫做粟,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我国古代最早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先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D
【解析】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D。
2.2021年是我国农历辛丑年(牛年),甲骨文“牛”字采用的是象形的造字法,据此推测下列哪个是甲骨文的“牛”字(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是“羊”字,B.是“鸡”字,C.是“猪”字,D.是“牛”字。故选:D。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如图中①②③分别应是(  )
A.西晋、东晋、北魏 B.东晋、西晋、前秦
C.西晋、东晋、前秦 D.东晋、西晋、北魏
【答案】C
【解析】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故图中①②③分别应是西晋、东晋、前秦。
故选:C。
4.(2020•乾县一模)元朝时,省界辽阔且犬牙交错,无山川险阻可依。如陕西行省将天然屏障秦岭囊括其中。如此布局的用意是(  )
A.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迫切需要
B.防范地方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
C.更好的利用山川资源促进发展
D.丰富各行省、各辖区地貌结构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元朝时,省界辽阔且犬牙交错,无山川险阻可依。如陕西行省将天然屏障秦岭囊括其中。”,可知这有助于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元代实行行省制度,一方面为了确保在广大疆域国土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B。
5.(2020春•扶风县期末)(清朝水稻)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  )
A.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B.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时期人民的主要粮食
【答案】A
【解析】清朝水稻)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A符合题意。
故选:A。
6.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面对这样的情况,英国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由“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结合所学,1856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伙同法国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表呈现了黄埔军校几期学生入学和毕业时间。按常规,初级军官教育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20世纪20年代黄埔军校学制不按常规进行。这反映了当时(  )
黄埔军校第一期生
1924年5月5日入校,11月毕业
黄埔军校第二期生
1924年8月1日入校,1925年9月毕业
黄埔军校第三期生
1924年12月12日入校,1926年1月毕业
黄埔军校第四期生
1925年10月入校,1926年1月毕业
……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