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 会制作工具 B. 有爱美意识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可知,北京人会制作工具,A项正确;"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爱美意识无关,排除B项;“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人工取火无关,排除C项;“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磨光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A. 内迁各族生活****惯一致 B. 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 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汉族接受少数民族的文明,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不是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不是边疆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D二项。故选C项。 3. 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被誉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升平时期。这一时期 A. 开通了大运河 B.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 开创了科举制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被誉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升平时期,这一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促进了政治的稳定,B项正确;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 开创了科举制,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商贸繁荣促进了货币量的增长,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年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D项正确;秦朝、汉朝、隋朝不满足材料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分析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出现的“货币、指南针、船只”等信息可得出是宋朝。 5. 这支队伍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郑和下西洋 D. 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下西洋,他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鉴真是到日本而不是到越南,材料说的是海路而不是陆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6.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这充分说明 A.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才能赢得和平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提出和实施······开辟······领导”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促进了战争最后的胜利,D项正确;中华民族的觉醒、世界各国人民以及东方主战场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