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第一届政协的意义?《共同纲领》的作用?
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作用: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时间?意义?
标志: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考点二:巩固新中国
1、巩固新生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措施?
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
军事上:抗美援朝
经济上:土地改革
2、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
时间:1951年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3、抗美援朝的目的?起止时间?司令员?参战部队?重要战役、英雄人物、被誉为? 意义?抗美援朝精神?
目的:保家卫国
起止时间:1950—1953年
司令员:彭德怀
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
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土地改革起止时间?根本原因?颁布文件(法律依据)?内容?意义(政治、经济)?
时间:1950—1952年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把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政治上: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政权。
经济上: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变化: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前后土地私有制没有改变。
考点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1、“一五”计划起止时间?基本任务?主要成就?意义?
起止时间:1953—1957年
基本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新中国工业化起点(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标志:一五计划的完成。
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时间、通过哪次会议制定、性质、意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时间:1954年
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内容?
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
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农业和手工业改造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政策?
农业的改造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改造形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赎买政策。
6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