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23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背诵清单+对点训练)(教师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7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23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背诵清单+对点训练)(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背诵清单+对点训练
专题23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过关
知识点 科技文化成就(1964-2015)
一、“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意义:
(1)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代表科学家:
(1)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2)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
二、漫步太空——载人航天工程: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籼型杂交水稻:
1.时间:20世纪70年代
2.发明者: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影响: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获得奖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我国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第一个特等奖发明奖颁给袁隆平。
(2)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四、***:
1.时间:20世纪70年代
2.发现者:屠呦呦。
3.影响: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4.获得奖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对点训练
1.(2021·福建邵武·模拟预测)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科技成就 B.社会生活 C.民族团结 D.外交成就
【答案】A
【详解】
材料中的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都属于科技发展方面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技,与BCD项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1·湖南娄底·三模)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多年来,践行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坚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信念的我国杰出农业科学家是 (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邓稼先 B.袁降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多年来,践行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坚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信念的我国杰出农业科学家是袁隆平,他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B项正确;邓稼先是两弹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