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04 “计算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8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04 “计算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4 “计算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计算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题中提供信息材料,需要应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来解决问题。如区时与地方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出日落时刻计算、比例尺、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这类题除需临发挥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另一类是题中提供信息材料和新的计算公式,要求考生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在试卷中出现较多,往往会给出如日照间距、人口生理密度、人口耕地面积等新概念。对这些新概念,考生必须仔细分析,充分理解,然后再进行应用。
1.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相关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①地方时的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②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一定时,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
昼、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12时、24时(或0时),如ND、NB所在经线;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如NC、NA所在经线
二定向,确定两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选择“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选择“西减”
三定差,确定两点的经度差
如E点所在经线与ND所在经线相差45°
四定值,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
如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求E点的地方时为12:00+4×4560=15:00,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求F点的地方时为24:00—4×4560=21:00
(2)区时的计算
一定时区,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若已知某地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余数若小于7.5
°,则商为该地所在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二定向,确定两时区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区号大的在东,区号小的在西;两地都在西时区,区号大的在西,区号小的在东
三定差,确定两个时区相差的个数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加。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减
四定值,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如当东八区为18:00时,西五区为18—13=5:00;当中时区为3:00时,东三区为3+3=6:00
A.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两地同为东(西)经,取两数之差;一地为东经,另一地为西经,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B.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3)日期变更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4)昼夜长短计算
①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来计算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白昼以12时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间间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时或24时)为界,上半夜与下半夜时间间隔相等。
因此已知某地某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
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时)×2
某地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时)×2
②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即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时长。
(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H=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说明:“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若两点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用减法;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用加法。
2.等高线图相关计算
(1)两地相对高度计算
①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②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