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背诵清单+对点训练)(教师版)-【中考培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项训练(部编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2.6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背诵清单+对点训练)(教师版)-【中考培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项训练(部编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背诵清单+对点训练
专题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代表作: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新文学的典范。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并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③文学革命。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白话文逐渐普及。
推陈出新,思想解放: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评价:①进步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②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③性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点训练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022·广东揭东·八年级期末)“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外国的民主、自由、博爱、独立似乎都与中国人绝缘。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了”。此后,为解决中国人的“精神困惑”,中国人又进行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与辛亥革命有关。辛亥革命后,为解决中国人的“精神困惑”,中国人又进行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D项正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B项;“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
C.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答案】A
【详解】
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资产阶级维新主张“变法图强”,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先进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A项正确;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排除C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前赴后继地探索。
材料一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南京条约》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
③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______》
(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条约名称补充完整,并写出与该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任选一个条约,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仿照示例,任选一张图片加以说明。(示例除外)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示例:图2,谭嗣同殉难发生在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中。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材料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一次也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艰难顿挫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摘自孙建昌 赵荣耀 《近代中国人对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所持的观点。
【答案】
(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