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0页1.1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1页(共70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
A.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是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胜利。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分析材料“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知,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胜利,在此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
2.绘制和解读年代尺是历史学****的重要能力。如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百团大战。重点掌握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地位、影响。
【解答】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B表述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百团大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3页(共70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题干关键信息“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西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1942年1月”。
【解答】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九战区国民革命军部队在湖南岳阳新墙河至长沙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本军队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由于该战役中方大获全胜,因此又称长沙大捷。1941年12—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据题干关键信息“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西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1942年1月”并结合所学,这场会战是第三次长沙会战。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4.“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该“诤谏”的和平解决(  )
A.意味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C.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D.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五省的阴谋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影响。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
【解答】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第3页(共70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
【点评】注意掌握西安事变的过程和意义。
5.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