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祥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 推恩令 D.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汉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休养生息来恢复经济。B正确;秦国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A排除;汉武帝时期,是西汉鼎盛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C排除;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官营。D排除;故选B。 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 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 C. 繁荣开放 D. 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期,A排除;隋唐时期是繁荣开放的时期,C排除;国家统一与南北朝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 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在驿道上设置了许多“急递铺”,急递铺令牌就体现了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A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发展水平,B西夏符牌是西夏国的一种令牌,用以证明持牌者身分和所负使命,故不符合题意;D是明代锦衣卫的身份证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第一章 铁血丹心御外侮 ﹣﹣古代篇 第二章 战火硝烟忆英烈 ﹣﹣近代篇 第三章 建设家园话豪杰 ﹣﹣现代篇 第一节 戚继光抗击倭寇 第二节 ▲ 第三节 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 第一节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节 邓世昌捐躯黄海 第三节 左权血洒抗日战场 …… 第一节“最可爱的人”黄继光 第二节“铁人”王进喜 第三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郑和七下西洋 D. 铁木真统一蒙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铁血丹心御外侮”“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恰当的标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