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O二O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营丘”位于今天的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山东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将姜子牙分封到齐国,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D正确;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东都在洛邑。因此陕西和河南是周的王畿,AC错误;山西省被称为“晋”,B错误。综上故选D。 2.如图所示古代商路的起点是 A. 长安 B. 洛阳 C. 咸阳 D. 敦煌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中信息“西汉、大秦……”可知,这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东汉末年,因疫病流行而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A. 扁鹘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符合题意;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医生,A不符合题意;华佗发明“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C不符合题意;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宋真宗曾赋《劝学》:“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密前读。”这反映出宋代选拔人才主要依据 A. 科举成绩 B. 道德表现 C. 门第高低 D. 血缘亲疏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男人如果想实现生平最大的志向,就得勤快地抱着六经在窗前读。由此可知,宋代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科举成绩。 A正确;科举采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以才能作为选拔的标准,因此BCD错误。综上故选A。 5.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如图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古代官职中,源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设立的是 A. 御史大夫 B. 节度使 C. 转运使 D. 军机大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此古代官职中,源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设立的是军机大臣,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排除;B项是唐朝的官职,排除;C项是宋朝的官职,排除。故选D。 7.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自强”“求富” C. 顺应世界潮流 D. 实现中国近代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试图通过“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本意是要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排除A;洋务运动客观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排除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排除D。故选B。 8.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正确;A割让香港岛,A错误;《天津条约》不涉及允许日本开设工厂,B错误;《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D错误。综上故选C。 9.近代中国社会****俗发生了巨变。下列社会生活现象的出现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A. 吃西餐 B. 住洋房 C. 剪发辫 D. 看电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推动了社会****俗的进步,故C符合题意;五口通商后,吃西餐、住洋房在通商口岸出现,故AB均不符合题意;二十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我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