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03 隋唐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1页16.9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03 隋唐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文档介绍: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时空线索
(二)知识架构
(三)考点梳理
考点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
建立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以长安为都城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名词解释】开皇之治: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治”。
2.开通大运河
时间
隋炀帝统治时期(605年起)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运河构成: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连接水系:自北向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地位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积极
作用
(1)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
(2)成为沟通亚欧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后世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消极
影响
征发劳役过急过重,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为隋朝的灭亡埋下隐患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概念
科举取士制度指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权被上层贵族把持。选官看重门第,世家大族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庶族子弟(寒门子弟)多遭排斥
创立
(1)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原则
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标榜
地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国的军功授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制度)
影响
对中央集权: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打破了豪门世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对士人:创造了相对公平(平等)、公正的选拔机制,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信心和热情,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对行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人才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我国古代官员的整体素质,增加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4)对教育文化:促进了读书风气的盛行,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如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
(5)对后世:成为我国历朝选拔和录用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
【归纳总结】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概况
创建(隋)
(1)隋文帝(杨坚)时期,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2)隋炀帝(杨广)时期,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完善(唐)
唐朝逐渐完善了科举制,常设科目是明经和进士科
(1)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增加考试人数、考试科目
(2)武则天时期,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僵化(明清)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形式为八股取士,规定文章分八个部分,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制走向僵化
废除(清末)
(1)戊戌变法时期,规定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
4.隋朝的灭亡
(1)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面,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
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考点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3)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观
之治”
时间
627~649年
唐朝三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