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讲义).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9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讲义).doc
文档介绍: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20山东卷,13题,3分
斯大林模式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百家争鸣的实质
中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3,4分
马克思主义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黄宗羲的思想
中等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在山东卷中考查频率不算高,但知识点比较重要。多以文献记载、文字材料等形式出现;考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发展;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备考复****时要加强对史料的解读能力的训练及史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知识解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
线索一: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线索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以失败告终。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一、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