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中考历史命题猜想05
(25+4 全国通用)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如图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中华文明的
A.连续性 B.多元性 C.整体性 D.先进性
2.殷墟出土的文物对人们识别甲骨文提供了一些帮助。通过以下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
A.甲骨文是刻写在青铜器、陶器上的文字 B.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仅仅涉及祭祀和饮食
C.象形是甲骨文使用的重要造字方法之 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周朝开始的
3.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战国郑国贵族墓地内,发掘出了郑国最大的车马坑——三号车马坑,该坑是郑国国君及其家族的墓地,其间发现九鼎八簋。据此可知
A.地域文化均匀发达 B.郑国经济处于领先
C.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D.天子权威面临挑战
4.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下列史实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争战不断
C.各诸侯国争相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D.学术思想活跃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5.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俗的影响,这些反映了当时
A.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 B.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
6.下表观点是对澶渊之盟的评价,由此可见( )
观点
观点来源
不为长久之计,而用最下之策
《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作者为北宋中期文学家、高级官员苏轼
以屈辱换取苟安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1941年
对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历史学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A.历史事件并没有确切定论 B.时代背景决定了历史评价
C.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观点越新历史评价越客观
7.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
地区
苏南、浙北
安徽
四川汉中
湖北
江西、湖南
闽、粤、桂
人口
30多万约17万
约15万
约6万
各1万多
少量
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 D.南方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昌盛
8.某班学生准备绘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图谱”,下列科技著作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①《天工开物》②《本草纲目》 ③《伤寒杂病论》④《农政全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鸦片战争后,条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这种新的国际交往方式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世界秩序逐渐在瓦解。满清政府的民族特性以及君臣对政治的冷漠态度使得香港岛被轻易割让;满清君臣对条约的认识不清,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